消除肝炎,積極行動—戊肝篇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疾病。戊型肝炎病人感染初期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乏力,發熱黃疸,有時伴有嘔吐腹瀉。體癥主要有肝脾腫大,肝區壓痛,叩擊痛,其表現與甲型肝炎相似。 戊型病毒潛伏期比甲肝病毒更長,平均約40天。戊肝是一種自限性感染,偶爾也會發展成暴發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導致死亡。
戊肝的傳染源為戊肝患者和受感染的動物。戊型肝炎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一樣,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換言之,就是通過飲食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飲用水或食物傳播。人群對HEV普遍易感。從事畜牧業及養殖業工作者、食品從業人員、難民營人員、野外考察者、商務旅客等,由于暴露機會多,其感染率較高。
根據《戊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ws301-2008)》規定戊型病毒性肝炎診斷原則主要需要依據流行病學史、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和診斷,因為其臨床表現與其他急性肝炎極其相似,確診需要依賴于特異性的血清學檢查。
目前戊肝疫苗屬于非免疫規劃疫苗,人群戊肝疫苗接種率較低,難以形成人群免疫屏障,易引發散發,甚至暴發、流行。近幾年我省戊肝發病數超過甲肝,是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傳染病之一。
消除戊肝重在預防。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和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戊肝。講究個人衛生,應特別加強飲食衛生,避免不潔飲食,不喝生水,飯前便后洗手,預防病從口入。同時,使用刀具、案板等廚具要生熟分開,豬肉及動物內臟一定要做熟后再食用,可有效預防戊肝病毒感染。

- 病媒生物系列科普③——蜱蟲2025-05-01
- 【健康提示】五一出游,警惕“蜱蟲病”,注2025-04-30
- 艾滋病也有職業暴露的風險,這些人要注意啦2025-04-28
- 瘧疾傳播的“幕后黑手”——按蚊2025-04-27
- 【科普專題】世界免疫周宣傳(二): 可通2025-04-24
-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四):警惕“癌中之王2025-04-18
- 關注女性健康,做好乳腺癌篩查2025-4-17
- 談癌莫色變,科學做預防2025-04-15
- 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的那些事兒2025-04-11
- 提前了解疾病知識,莫讓“流腮”變“心塞”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