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防治小知識
1.你知道什么是結核病么?
結核病,又稱 “癆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人體除頭發、指甲、牙齒外都可以發生結核病。肺臟是最常被侵犯的器官,肺結核占各種類型結核病的80%以上,所以我們通常所說的結核病主要指的就是肺結核。
2.肺結核是如何傳播的?
結核桿菌主要以飛沫的形式通過呼吸道傳播,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和唱歌時,均可以產生含結核桿菌的飛沫,健康人吸入含菌的飛沫可能受到感染。
3.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一定會發病嗎?
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不一定都會發病。人體感染結核菌后是否發病取決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感染結核菌的毒力強弱和結核菌的數量多少;二是機體的免疫狀態。
感染者中只有約5%~10%的感染者在一生中最終發展為肺結核,其中發病多在感染后1~2年內發生。
4.出現什么癥狀應該警惕是肺結核?
咳嗽、 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等癥狀稱為 “肺結核可疑癥狀”;肺結核患者還有可能出現胸痛、疲乏、低熱、 盜汗、食欲減退等其他全身癥狀。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警惕是否患了肺結核,要主動到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接受結核病檢查。
5.肺結核能治好嗎?
肺結核的治療按照“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的十字方針,謹遵醫囑、 規律服藥、定期隨訪,大多數肺結核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自行停藥、間斷服藥或減少藥品種類和劑量,極大可能產生藥物的耐藥性,從而降低治愈的機會。
6.肺結核治好以后還會傳染別人嗎?
肺結核治好后就不會傳染別人。通常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在排菌期傳染性最強,但規律服用抗結核藥2周后,傳染性就會大大降低。病原學陰性的肺結核患者也不一定完全沒有傳染性,可能當時檢測的痰標本中沒有找到結核菌,并不意味完全不排菌,因此在抗結核治療初期仍然需要做好家庭密切接觸者的自我防護,家中常通風、晾曬被褥,提高免疫力。
7.耐藥肺結核病怎么回事?
普通肺結核患者如果不按時服藥、間斷服藥就可能對抗結核藥物產生耐藥。耐藥肺結核是指患者體內感染的結核菌對一種或多種抗結核藥物治療不敏感,患者所耐抗結核藥物種類越多,治療將越困難。與普通肺結核相比,耐藥肺結核患者的病情更重、治療時間更長、治療花費多,治愈率低。耐藥肺結核患者極有可能將耐藥結核菌株傳染給家人或其它人,使被傳染者成為原發耐藥肺結核患者。
8.肺結核患者生活起居需注意事項:
肺結核患者有痰時,一定要吐出來,不要下咽。不要隨地吐痰,應把痰吐于紙中包好后焚燒,或吐在有消毒液的痰盂中;大聲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時要掩住口鼻,不要對著他人;傳染期內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去時應佩戴口罩;最好要有單獨的臥室,光線要充足,要經常開窗通風;大部分兒童結核病是由家庭成員傳染的,因此要特別注意保護兒童。
(2)戒煙禁酒
肺結核患者應戒煙。吸煙會加重咳嗽、咳痰、咯血等癥狀,大量咯血可危及生命。
肺結核患者應禁酒。因為抗結核藥物大部分經肝臟代謝,并且對肝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飲酒會使肝臟的負擔更加重。酒還能擴張血管,有引起肺結核患者咯血的可能。
要注意休息,適當鍛煉,避免重體力勞動。
應加強營養,多吃奶類、蛋類、魚蝦、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還應多吃綠葉蔬菜、水果以及雜糧等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食品。避免吃辛辣和過于刺激的食物。

- 正確認識消毒產品名稱,守護健康從辨別開始2025-05-09
- 生活中的毒理學—黃曲霉毒素2025-05-08
- 水痘流行季節:常見問題與預防要點2025-05-06
- 致敬隱形的健康衛士—公共衛生的前哨尖兵疾2025-05-05
- 放射防護無小事:你的劑量計戴好了嗎?2025-05-04
- 電焊作業者請注意 !2025-05-03
- 筑牢職業健康防線:建材工人的健康防護行動2025-05-02
- 【科普專題】全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2025-04-30
- 認識“小”圖標,規避“大”風險 ——職業2025-04-29
- 【科普專題】全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