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傳染病高發,專家提示要提高警惕
隨著冬季的到來,人們的室內活動頻率增加,部分傳染病也迎來了高發季節。近期,諾如病毒和肺炎支原體等病原體頻繁引發公眾關注。那么,現階段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又應當如何有效預防,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出健康提醒:
一、 我省傳染病現狀
冬季,我省諾如病毒感染和肺炎支原體感染開始進入高發期,幼兒園、學校等人群密集場所易出現疫情暴發。同時11月,我省正式進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節。目前,流感活動水平尚處于較低狀態。但隨著人們室內活動的增加,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流感陽性率可能會持續上升?,F階段我省新冠疫情也處于較低水平,但隨著新型變異株的出現,不排除后續疫情波動的可能。
二、冬季常見傳染病
(一)肺炎支原體感染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主要通過飛沫傳播,部分患者也可接觸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兒童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風險人群,其中學齡兒童更易發病。
大多起病不急,以發熱、咳嗽、咳痰等為主要癥狀,咳嗽常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有時可能出現少量白色黏痰。
(二)諾如病毒感染
諾如病毒是一種急性胃腸炎病毒,傳播方式多樣,接觸患者、攝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以及接觸患者嘔吐物、糞便產生的氣溶膠等都可能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兒童是諾如病毒感染的高風險人群,其中學齡前兒童更易發病。
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腹部痙攣等一系列胃腸炎癥狀;兒童患者嘔吐普遍,成人患者腹瀉為多,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粘液膿血。也可能出現發燒、頭痛、肌痛、乏力及食欲減退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脫水。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年幼兒童、老年人、肥胖、孕產婦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等人群是流感高發人群和高危人群。
表現為發熱、頭痛、全身不適、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呼吸道癥狀較輕,常有咽喉痛,干咳。感染乙型流感的兒童一般以嘔吐、腹痛、腹瀉為主要表現。
(四)新冠感染
新冠感染是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可以經氣溶膠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多為中低熱,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咽痛、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和腹瀉等??祻秃髴u估個人身體情況,1個月內盡量避免劇烈活動。
三、預防措施
(一)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特別是在觸摸公共設施后,要及時用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二)不食用生冷食物,特別是貝類等水產品。對于放置時間較長的冷菜,盡量少吃或不吃。在食用瓜果之前,務必洗凈并去皮。飲用水燒開后再飲用,桶裝水要選擇衛生合格的產品。
(三)要維持居室和周邊環境的清潔衛生,在室外溫度適合的情況下,適時開窗通風,保證空氣清新。
(四)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或手肘處衣物遮擋口鼻。
(五)避免與患者進行密切接觸。如前往公共場所,最好佩戴口罩,同時盡量避免在人員密集且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長時間逗留。
(六)及時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是預防感染、降低相關重癥和死亡風險的有效措施。針對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建議高風險人群及時接種疫苗,以減少感染或降低感染后疾病的嚴重程度。

- 病媒生物系列科普③——蜱蟲2025-05-01
- 【健康提示】五一出游,警惕“蜱蟲病”,注2025-04-30
- 艾滋病也有職業暴露的風險,這些人要注意啦2025-04-28
- 瘧疾傳播的“幕后黑手”——按蚊2025-04-27
- 【科普專題】世界免疫周宣傳(二): 可通2025-04-24
-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四):警惕“癌中之王2025-04-18
- 關注女性健康,做好乳腺癌篩查2025-4-17
- 談癌莫色變,科學做預防2025-04-15
- 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的那些事兒2025-04-11
- 提前了解疾病知識,莫讓“流腮”變“心塞”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