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措并舉加強艾滋病高水平防治
核心提示
目前,全省共有艾滋病檢測實驗室651家,今年前10個月累計篩查539萬人次;設立艾滋病治療定點醫療機構19家,覆蓋14個地市……近年來,我省艾滋病防治服務體系日趨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經輸血傳播、注射毒品傳播和母嬰傳播得到有效控制,全省整體疫情保持低流行水平。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傳活動主題為“社會共治,終結艾滋,共享健康”,旨在號召政府、部門、單位、個人等各方行動起來,共同擔起防艾責任,形成強大合力,攜手邁向2030年終結艾滋病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標。近年來,我省堅持不懈鞏固防治成效,堅持目標導向,探索艾滋病防治新模式,提升核心能力,多措并舉加強艾滋病高水平防治,推動“終結艾滋病”盡早實現。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呼吁,防控艾滋病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和行動,每個人都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與技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持續凝聚部門合力
優化調整防艾宣傳
艾滋病是世界各國普遍高度關注的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于2014年提出了“2030年終結艾滋病”的愿景,也就是說要在2030年前終結艾滋病對公共衛生的威脅。
多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和要求,積極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各級政府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遏制艾滋病傳播為目標,將艾滋病防治工作納入重要工作議事日程,先后出臺一系列有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順利開展及加強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關懷的政策,有效保障了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
近兩年,按照《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艾滋病防治質量年活動的通知》要求,圍繞高質量宣傳教育、高質量綜合干預、高質量檢測篩查、高質量治療關懷、高質量母嬰阻斷等五方面內容,各部門落實、落地、落細各項防治措施,逐步提高防治措施覆蓋面和質量。目前,我省已經形成了“政府領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艾滋病防治格局。
鑒于當前艾滋病缺乏有效疫苗和治愈藥物,且疾病的發生與人們的行為習慣緊密相關,因此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我省不斷優化調整防艾宣傳策略,將其作為實施健康遼寧建設重要舉措之一,提升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的科學有效性,倡導各方共同承擔艾滋病防治責任,遏制艾滋病傳播。將重要節點主題活動和經常性宣傳教育相結合,將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宣傳教育和大眾性科普宣傳相結合,深入開展艾滋病系列宣傳活動。持續推進艾滋病宣傳教育“進社區、進企業、進醫院、進校園、進家庭”。挖掘當前公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和載體,線上線下有機整合,向全社會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營造共同參與、反對歧視的良好社會氛圍。
強化高危人群干預
促進感染者早發現
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高危人群的干預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高危人群指的是那些易受艾滋病傳播的人群,比如注射吸毒者、男男性行為者以及性工作者等。
我省持續加強針對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綜合干預。通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社會組織的協同聯動,開展“互聯網+”干預和動員檢測工作,擴大綜合干預覆蓋面,提高艾滋病檢測率。
為了最大限度發現感染者,近年來我省逐步完善檢測策略、擴大檢測服務。一是不斷擴大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覆蓋面,提高服務可及性。目前我省自愿咨詢檢測點數量已達204家,為有需要群眾免費提供咨詢和檢測。今年1月至10月,全省接受艾滋病自愿檢測咨詢8.1萬人次。二是持續對高危人群及重點人群開展艾滋病監測工作。我省目前設有60個艾滋病監測哨點,今年共監測6萬余人次。三是逐步完善全省艾滋病實驗室檢測網絡。全省市級疾控機構全部建立艾滋病確證實驗室,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均建立了艾滋病篩查實驗室。目前全省共有艾滋病檢測實驗室651家,其中艾滋病檢測確證中心實驗室1家,確證兼篩查中心實驗室14家,確證實驗室5家,篩查實驗室631家。截至10月底,今年全省累計篩查539萬人次。
為保護孕產婦和兒童健康,我省持續深入開展預防母嬰傳播相關工作,省衛生健康委制定印發了《遼寧省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2021—2025年版)》,全面、規范開展預防母嬰傳播綜合干預服務,為全省包括流動人口在內的所有孕產婦提供免費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與咨詢服務,并為感染孕產婦提供安全性行為指導、免費抗艾滋病藥品、感染癥狀和體征監測、營養與心理支持以及安全助產等連續服務,為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提供感染癥狀監測及治療隨訪等干預服務。2023年,全省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率達到99.9%,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產婦及其所生兒童的綜合干預水平不斷提高。
不斷完善艾滋病治療體系
提升治療可及性和成功率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示,感染艾滋病后一定要及時進行規范治療,以免感染者自身病情加重,同時盡量減少傳染給他人的機會。
我省不斷完善艾滋病治療體系,提高艾滋病治療的可及性和成功率。目前,全省設立艾滋病治療定點醫療機構19家,覆蓋全省14個地市。積極推動符合治療條件的新報告感染者和病人,30天內啟動抗病毒治療。加強感染者和病人的隨訪、追蹤和治療轉介,進一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規范隨訪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療比例及治療成功率。
同時,我省還持續優化藥品管理流程,實現了藥品計劃、供應、保管及使用全周期信息化管理,保證了艾滋病藥品的及時、安全和持續供應,有效避免了二線藥品濫用,提高了抗病毒治療的總體效果。
我省積極推動落實艾滋病“四免一關懷”政策,通過多種形式向艾滋病患者提供關懷、支持和服務,對艾滋病患者門診和住院治療、檢驗與用藥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時還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心理支持、生活互助及健康咨詢等服務。
一直以來,我省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在易感染艾滋病危險行為人群干預、感染者和病人隨訪服務、關懷救助等領域開展工作。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優勢,調動社會組織積極性,將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納入全省艾滋病防治戰線工作計劃。同時,我省依托國家基金項目支持,圍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等多個領域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積極探索精準防治模式
推動防治工作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臨著挑戰。比如,隨著互聯網和交友軟件的廣泛應用,艾滋病傳播方式更加隱蔽;還有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尚未被發現,還需擴大重點人群、高危人群的篩查力度;存活感染者人數不斷增加,治療隨訪干預壓力持續加大等,艾滋病防治道路依然任重道遠。
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明確各部門防治工作職責,壓實“四方責任”;因地施策,探索精準防治模式;抓住主要環節,推動防治工作高質量開展。
針對全省各市不同的艾滋病疫情特點和流行趨勢,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和手段,加大艾滋病防治政策、經費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探索“一地一策”“一人群一策”的模式。根據各地主要艾滋病流行趨勢,加強相對應的高危人群監測力度,開展綜合干預等重點工作。結合第五輪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項目,充分發揮示范區試驗田的作用,探索艾滋病防治新模式。
我省還將繼續擴大HIV檢測覆蓋面,提高檢測效率。完善檢測策略,促進風險識別和主動檢測,動員有易感染危險行為者及時檢測。強化醫療機構主動提供HIV檢測咨詢策略,提升醫療機構重點科室主動檢測、篩查的服務能力。推動艾滋病自我檢測等新檢測方式,促進檢測服務可及性,做到應檢盡檢、愿檢盡檢。同時,進一步完善艾滋病疫情監測網絡,加強重點人群綜合干預。高質量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專題調查和重點人群篩查等工作,探索HIV病例高危行為接觸者追蹤調查。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志愿者的作用,推廣HIV暴露前后預防工作。探索利用“HIV傳播網絡監測和干預技術”策略,對高風險人群實施精準干預,有效阻斷傳播途徑、預防HIV新發感染。
持續優化隨訪治療管理,加強醫防協同與融合。我省將重點加強對失訪感染者、未治療者、未檢測病毒載量者、未治療成功者精細化隨訪治療管理。加強醫防協同和醫防融合,完善治療轉介流程,不斷提高艾滋病防治服務的可及性。探索艾滋病、性病、丙肝等感染性疾病“多病共防”模式。嚴格落實艾滋病、梅毒及乙肝防控政策措施,不斷完善預防母嬰傳播服務網絡,提升預防母嬰傳播服務能力,推動艾滋病母嬰傳播率、先天梅毒發病率和乙肝母嬰傳播率等指標達到控制水平,保護孕產婦和兒童的健康。

- 病媒生物系列科普③——蜱蟲2025-05-01
- 【健康提示】五一出游,警惕“蜱蟲病”,注2025-04-30
- 艾滋病也有職業暴露的風險,這些人要注意啦2025-04-28
- 瘧疾傳播的“幕后黑手”——按蚊2025-04-27
- 【科普專題】世界免疫周宣傳(二): 可通2025-04-24
-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四):警惕“癌中之王2025-04-18
- 關注女性健康,做好乳腺癌篩查2025-4-17
- 談癌莫色變,科學做預防2025-04-15
- 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的那些事兒2025-04-11
- 提前了解疾病知識,莫讓“流腮”變“心塞”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