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行要預防食源性疾病
五一小長假將臨近,隨著天氣氣溫升高,旅游聚會等人員聚餐增多,發生食源性疾病及事件的可能性加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出如下建議教您預防食源性疾病:
(1)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不要購買和食用來源不明及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包裝食品應在保質期內。
(2)食物要燒熟煮透。各部位的溫度都必須達到70℃以上,特別是肉類、乳制品等易被病原菌污染的食品應徹底加熱,煮透后食用。
(3)盡快吃掉做熟的食品。食品出鍋后應盡快吃掉,夏秋季節在常溫下存放不應超過4小時。
(4)妥善貯存食品。食品應貯存在60℃以上或5℃以下的條件下,同時要將食品貯存在密閉容器里,避免老鼠、蟑螂、蒼蠅等的污染,注意生和熟的食物、新鮮與剩余食物要分開貯存。要牢記冰箱不是保險箱,要定時清潔。
(5)熟食品要再加熱后方可使用。剩菜剩飯不宜貯存太久,低溫貯存的食品必須回鍋加熱處理,回鍋加熱的溫度至少要達到70℃以上。
(6)避免生熟食品的交叉污染。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案板、刀具等)要分開使用,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
(7)保持廚房的衛生。廚房應當保持整潔,用來加工食品的所有用具表面必須保持干凈。接觸餐具和廚房用具的抹布應該在下次使用前徹底清洗,必要時煮沸消毒。特別要注意不要在廚房內存放任何有毒物及其容器,以避免誤用、誤食。
(8)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在收拾生禽、生肉、生魚之后,要再次洗手,方可接觸其他食品。
WHO食品安全5要點
①保持清潔:
拿食品前要洗手,準備食品期間還要經常洗手。便后洗手。
清洗和消毒用于準備食品的所有場合和設備。
避免蟲、鼠及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食物。
②生熟分開
生肉、禽和海產食品要與其他食品分開。
處理生的食物有專用的設備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儲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觸。
③做熟
生食物要徹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食品。
④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
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
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應保持滾燙的溫度(60℃以上)。即便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
冷凍食用不要在室溫下化凍。冷凍食物解凍的最好辦法是:微波爐解凍、冰箱冷藏室和清潔流動水解凍。
⑤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使用安全的水進行處理以保安全。
挑選新鮮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選擇經過加工的食品,例如經過低熱消毒的牛奶。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凈,尤其是生食者。不吃超過保質期的食物。

- 病媒生物系列科普③——蜱蟲2025-05-01
- 【健康提示】五一出游,警惕“蜱蟲病”,注2025-04-30
- 艾滋病也有職業暴露的風險,這些人要注意啦2025-04-28
- 瘧疾傳播的“幕后黑手”——按蚊2025-04-27
- 【科普專題】世界免疫周宣傳(二): 可通2025-04-24
-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四):警惕“癌中之王2025-04-18
- 關注女性健康,做好乳腺癌篩查2025-4-17
- 談癌莫色變,科學做預防2025-04-15
- 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的那些事兒2025-04-11
- 提前了解疾病知識,莫讓“流腮”變“心塞”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