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夏季飲食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發生
凡是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病原體使人體患上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統稱為食源性疾病。WHO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含有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的食品可導致腹痛、惡心甚至癌癥等200多種疾病。食源性疾病中多數又是由感染致病微生物引起,我省歷年的監測結果顯示食源性病例檢出的致病微生物中半數以上為副溶血性弧菌。
一、副溶血性弧菌是誰?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嗜鹽性細菌,是我國沿海地區發生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
二、副溶血性弧菌在哪?
副溶血弧菌天然存在于海水、沿海環境、海底沉積物和魚貝類等海產品中。它生命力頑強,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一個月以上。主要污染的食品是海產品,包括多種海洋魚類、蝦、蟹、貝類等。我國不少地區還發現淡水魚攜帶副溶血性弧菌。
三、副溶血性弧菌的危害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引發的食源性疾病發病高峰是夏秋季,主要集中在7-9月,主要病因食品是未經燒熟煮透的海產品或其他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即食食品。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平均潛伏期為15小時,最短1小時。典型的感染疾病是急性胃腸炎,表現為嘔吐、頭痛、腹瀉和低熱等癥狀,劇烈腹痛、臍部陣發性絞痛為主要特點,腹瀉多呈水樣便,病程常為2-3天,恢復較快。盡管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的腸胃炎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對于免疫了低下的人群,可能因搶救不及時而導致死亡。
四、預防小帖士
1、一定要購買外觀正常、新鮮、無異味的海鮮食材。
2、海鮮雖美味,盡量不生食。副溶血性弧菌雖生命力頑強但不耐高溫,加熱至90℃左右、1分鐘內即可被殺滅,應煮熟煮透再吃,特別夏秋季節,小吃店、街邊的海鮮燒烤一定保證烤熟后再食用。
3、適合涼拌的海鮮要反復清洗干凈后,在100℃沸水中焯燙數分鐘,以殺滅細菌。由于副溶血性弧菌對酸的抵抗力較弱,烹調前后可加些食醋調拌,有助殺菌。
4、加工海鮮時一定要生熟分開,盛裝海產品的器具要仔細清洗消毒,以免食物間交叉污染。
5、隔餐的剩余海產品食用前要充分加熱。
夏秋季節氣溫持續較高,更有利于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人們應多加注意飲食衛生,以防病從口入。

- 減油、增豆、加奶2024-10-22
- 全球洗手日-你的健康,洗手來守護2024-10-14
- 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十一假期健康提示2024-09-30
-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關愛青少年,2024-09-27
- 水痘防控常識2024-09-24
- 食要三減,體要三健2024-09-17
- 肺結核防治小知識2024-09-17
- 炭疽:古老疾病,不可忽視!2024-09-27
- 秋冬季來臨,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刻不容緩2024-09-13
- 常見人畜共患病的預防要點提示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