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0070—2021《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標準解讀(上)
GB 40070—2021《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標準已于2021年2月20日發布,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現將本標準的制定背景、過程以及相關衛生標準進行解讀,因篇幅關系分為上、下兩部分。
一、標準制定背景和過程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生近視問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2018年8月30日,八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出臺相關強制性標準,嚴格規范兒童青少年的教材、教輔、考試試卷、作業本、報刊及其他印刷品、出版物等的字體、紙張,以及學習用燈具等,使之有利于保護視力”。在前期工作和研究基礎上,2019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法規司正式下達了《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制定工作計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業務指導,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牽頭起草。
本標準制定工作啟動后,經文獻梳理、實地調研和多次專家研討,進行修改和完善,并多次征求相關行業、單位、專家和部門意見,同時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本標準2021年2月20日發布,為強制性國家標準,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留有過渡期,鼓勵相關企業提前應用新標準,2022年3月1日起,本標準開始正式實施。
二、相關衛生要求解讀
本標準規定了與近視防控相關的教科書、教輔材料、學習用雜志、課業簿冊、考試試卷、學習用報紙、學齡前兒童學習讀物,以及普通教室照明燈具、讀寫作業臺燈和教學多媒體等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的衛生要求。適用于企業、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生產、制作、經營、提供的以上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
(一)關于教科書衛生要求。
1.紙張要求。
“彩色印刷的內文用紙紙張定量應不小于70.0 g/m2,單色印刷和雙色印刷的內文用紙紙張定量應不小于60.0 g/m2。”
解讀:定量是紙張的基本評價指標,與紙張的關鍵物理特性(如光學性能、電氣性能、機械強度等)關系密切。特別是教科書常規用膠版紙雙面印刷,在其質量及適印性評價中,定量的作用更為明顯。比如,紙張定量過低常導致不透明度降低,發生透印現象,使雙面字跡或圖案相互錯疊,干擾閱讀(書寫)者的視覺識別。透印是影響閱讀者視覺的主要因素之一。定量還是紙張價格的重要參考指數,當前中小學教科書主要通過政府采購提供給學生,因此對定價有嚴格的規定。“保證教科書質量,提倡經濟適用型教科書”仍是紙張選用的基本指導原則。本標準在參考國內相關標準的基礎上,為了更好的保護學生視力,結合目前出版印刷企業實際生產水平,對紙張定量的限值進行了規定。
“除銅版紙外,內文紙張的D65亮度應不小于55.0%,且不大于85.0%”
解讀:紙張D65亮度,也稱亮(白)度。紙張的亮(白)度就是紙張在D65 光源照射下測定的反射率。一般而言,紙張亮(白)度同反射率成正比,亮(白)度越高,視覺刺激越強,對兒童青少年的視力可能會產生影響。但是亮(白)度過低也會使閱讀變得困難,從而影響視力。本標準在借鑒國內外相關標準的基礎上,兼顧國內各類紙張的生產現狀,規定了教科書紙張D65亮度值和適用范圍。
2.印刷質量要求。
“對于不同色別(黃、品紅、青、黑)、紙張類型(涂布紙、非涂布紙)的印刷品,印刷實地密度應不小于相應的密度值要求”
解讀:印刷相對反差值是衡量印刷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也就是實地密度和75%網點密度之差與實地密度的比值。由于教科書用紙多為膠版紙,在實際印刷過程中,中間調呈現比較穩定,所以相對反差的變量主要是實地密度。另外,為了節約成本,教科書印刷很少使用測控條,導致75%網點密度值的采集較為困難。因此,采用限定實地密度最小值的方法來確保印刷品質量較為適用。通過實地印刷密度的控制,確保印刷品的相對反差,使圖文更加清晰,有層次,從而降低視疲勞產生的可能。
本標準參考了國內中小學教科書印制質量相關標準,兼顧柔版水性油墨印刷的需求,對印刷實地密度值提出了要求。考慮到本標準主要避免印跡不清對視力的影響,因此僅對印刷實地密度的下限值進行了規定。
“印刷的套印誤差應不大于0.30 mm”
解讀:套印誤差主要用于評價兩色及多色疊印時是否套印準確,套印不準會造成重影,影響學生閱讀,加重視疲勞。套印偏差越小的圖案和字跡,越有利于視覺保護。本標準在保護兒童視力的前提下,同時考慮國家相關印刷標準和目前我國印刷行業設備工藝水平,提出套印誤差要求。
3.字體、字號、行空要求。
(1)對于正文漢字、字母和阿拉伯數字,小學一、二年級用字的字號較大,應不小于3號字;小學三、四年級應不小于4號字;其余小學、初中、高中年級用字應不小于小4號字。
(2)對于目錄、注釋和拼音等輔文用字,小學階段應不小于5號字,初中和高中階段應不小于小5號字。
(3)對于正文漢字的字體,小學一、二年級以楷體為主;小學三、四年級由楷體逐漸過渡到宋體;其余小學、初中、高中年級以宋體為主。
(4)對于行空,小學一、二年級應不小于5.0 mm;小學三、四年級應不小于4.0 mm;其他各年級應不小于3.0 mm。
解讀:印刷讀物的字號、字體、行空等可影響眼調節功能,字號太小、行空太擠會增加調節負荷,導致眼調節緊張。本標準參考國內有關標準,對不同年級的字體、字號、行空分別進行了規定,以期減輕學生視疲勞的發生。
(二)關于教輔材料和學習用雜志衛生要求。
紙張、字體、字號、行空要求與教科書一致。
(三)關于課業簿冊衛生要求。
1.紙張要求。
“除圖畫簿和毛筆書法簿外,課業簿冊的內芯紙張定量應不小于65.0 g/m2;正反面平滑度均應不小于20 s;D65亮度應不小于55.0%,且不大于85.0%;D65熒光亮度不大于5.0%”
解讀:課業簿冊紙張定量較低的紙張容易在印刷和書寫時,因紙張的不透明度較低而發生透影現象,導致雙面字跡或格線相互錯疊,對書寫者造成視覺干擾。同時,設置適當的定量,也可以避免筆跡力度過重造成的筆跡溝壑對紙面平整性的影響,保證視覺識別和使用體驗。本標準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并對我國學生課業簿冊使用情況進行調研,對內芯紙張定量進行了規定。
平滑度是評價紙和紙板表面凹凸程度特征的一個指標,它是指紙張表面的微觀幾何形狀不平的程度,也是紙張粗糙程度的表示方法。課業簿冊用紙應有適當的平滑度,從而保證印刷的完整度、清晰度,以及學生書寫的流暢性,有利于學生的視覺識別和書寫體驗。此外,如平滑度不能達到一定要求,還會增加油墨用量,增加印刷成本。本標準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對課業簿冊內芯紙張的平滑度進行了規定。
本標準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對課業簿冊內芯用紙張D65亮度上限值進行了規定。為了避免紙張D65亮度過低影響閱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D65亮度的下限值提出了要求。
D65熒光亮度是評價紙張中熒光增白劑含量的檢測指標。熒光增白劑在外界紫外光的激發下,能夠發出藍色或藍紫色的可見光。藍紫光與紙漿中偏黃的植物纖維反射出的本色光互補、混合后,在視覺上產生干凈、整潔、亮麗的效果,從而增加紙頁的視覺亮度(白度)。然而藍紫光在所有色光中對人眼的作用功效較高,可能對用眼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在紙張生產過程中添加熒光性物質,常被一些采用劣質紙張或廢紙為原料的生產廠家用來遮蓋紙張雜色。一般來說,紙張中的熒光物質除添加的熒光增白劑外,其來源主要還有:使用的廢紙纖維原料帶入熒光增白劑;在生產其他紙張產品的時候,紙機系統中可能殘留的熒光增白劑。考慮到國家對循環經濟的要求,結合我國各地不同課業簿冊制造企業生產水平和廢紙纖維回用的現狀,本標準提出課業簿冊內芯的D65熒光亮度應≤5.0%。
2.內芯格線尺寸規格。
“對于橫線類課業簿冊,除小學階段英語練習簿冊行高應不小于9.0 mm外,其他應不小于8.0 mm;對于小學階段方格類課業簿冊,除小學一年級數字練習簿冊方格寬和高應各不小于5.0 mm和10.0 mm、小學一、二年級田字格練習簿冊方格寬和高應不小于14.0 mm外,其他簿冊寬和高均應不小于8.0 mm”
解讀:課業簿冊的相關特性構成了學生近距離用眼時的特定視環境。課業簿冊的行高不足、留空過窄,會迫使學生書寫過小字體。字體過小會造成筆跡疊擠、識別困難,使睫狀肌長時間處于痙攣性收縮狀態,加速視疲勞。此外,低年級學生初學寫字,筆跡控制能力較差,過窄過小的格線尺寸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書寫習慣。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國內部分地區課業簿冊生產使用現況,本標準對內芯格線尺寸規格進行了規定。
3.印刷質量。
“課業簿冊的圖案、文字應清晰完整,套印誤差應不大于0.30 mm,沒有明顯污跡”
解讀:該要求與國內課業簿冊相關標準的規定一致,也與本標準對教科書套印誤差的要求一致。
(內容源自國家衛生健康委)

- 減油、增豆、加奶2024-10-22
- 全球洗手日-你的健康,洗手來守護2024-10-14
- 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十一假期健康提示2024-09-30
-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關愛青少年,2024-09-27
- 水痘防控常識2024-09-24
- 食要三減,體要三健2024-09-17
- 肺結核防治小知識2024-09-17
- 炭疽:古老疾病,不可忽視!2024-09-27
- 秋冬季來臨,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刻不容緩2024-09-13
- 常見人畜共患病的預防要點提示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