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補碘,健康一生”—2021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傳核心信息發布
2021年5月15日是我國第28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科學補碘,健康一生”。
碘缺乏病是自然環境碘缺乏造成機體碘營養不良所表現的一組疾病的總稱。人體缺碘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胎兒期和嬰幼兒期缺碘會影響大腦的正常發育;兒童和青少年缺碘會對智力和身體發育造成損害;成人缺碘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危害。這將嚴重影響人口素質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2021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傳核心信息
一、碘是人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微量營養素
1.碘是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營養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狀腺激素參與身體新陳代謝,維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進人體尤其是大腦的生長發育。
3.孩子大腦發育從母親懷孕就開始了。胎兒期和嬰幼兒期(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在胎兒期和嬰幼兒期缺碘,會影響大腦正常發育,嚴重的造成克汀病、聾啞、智力損傷等。
4.胎兒所需要的碘全部來自母親,孕婦碘營養不足會造成胎兒缺碘。如果孕期嚴重缺碘會出現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對碘的需要量明顯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時補充適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鹽是預防碘缺乏病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7.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環境缺碘,造成人體碘攝入不足而發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總稱。我國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區的兒童中5%~15%有輕度智力障礙(智商50~69個點),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癥),嚴重影響當地人口素質。
8.碘缺乏病是可以預防的,最簡便、安全、有效的預防方式是食用碘鹽。
9.我國大部分地區外環境(水、土壤等)幾乎都缺碘,尤其山區、丘陵、河谷地帶、荒漠化地區和河流沖刷地區缺碘較為嚴重。外環境缺碘的現狀很難改變,如果停止補碘,人體內儲存的碘最多能維持3個月,因此要長期堅持食用碘鹽。
10.自2000年以來,我國完成的各類監測或調查(碘缺乏病監測、碘鹽監測、高水碘地區調查和高危地區調查)結果顯示,人群碘營養總體處于適宜范圍。
為更好地了解防治與持續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性,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共同出品了《繼往開來持續消除碘缺乏病》宣傳片,通過“科學補碘 精準防控、科技手段 日新月異、脫貧致富 成績顯著、鞏固成果 警鐘長鳴、繼往開來 持續消除”等內容,回顧我國碘缺乏病防治、普遍食鹽加碘到科學補碘、精準防控的歷程。記錄我國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實和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取得的輝煌成績。

- 佳節大餐吃得好,有“碘”得知道!2025-02-12
- 5.15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食鹽加碘2024-05-15
- 5.15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智慧人生2022-05-13
- “科學補碘,健康一生”—2021年防治碘2021-05-13
-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第26個全國防治碘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