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期間謹防食源性疾病
中秋國慶雙節將至,人們外出旅游、購物、休閑娛樂、舉辦筵席等各種活動增加,飲食生活與平常相比變化很大,還會集中采購大宗食品、制作大量菜肴,采購、加工、儲存等環節稍有不當便會造成食品安全隱患。節日假期親朋好友聚餐更應該注意。
1. 謹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秋高氣爽,很多地區雨水依然充足,野生蘑菇也生長旺盛。中秋國慶長假又特別適合去郊外游覽,一些游人在郊游時會順手采摘一些野蘑菇帶回家食用,容易造成毒蘑菇中毒。毒蘑菇一旦被誤食就會引發中毒,而后果通常都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有毒蘑菇中毒的病死率一直很高,一般都在50%左右,而且往往具有家庭聚集性中毒的特點。毒蘑菇的民間鑒定方法一般都不靠譜!不能僅憑經驗或傳統的錯誤方法去辨別蘑菇的毒性。因此,對于野生蘑菇,建議最好是不采、不買、不賣、不食,以防中毒。提示公眾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誤食有毒野蘑菇。
2. 警惕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一直是我省食源性疾病最主要致病菌。發病高峰期是夏、秋季。主要的病因食品是未經燒熟煮透的海產品或其他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即食食品。主要臨床表現是急性胃腸炎,如劇烈腹痛、臍部陣發性絞痛等癥狀,腹瀉多呈水樣便,病程常為2-3天,恢復較快。提示消費者在加工海產品時要注意生熟用具要分開,不要生食海產品;食品燒熟至食用的時間不要超過4個小時,隔餐的剩菜食用前要充分加熱;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時交叉污染;梭子蟹、海蜇等水產品宜用飽和鹽水浸漬保藏(并可加醋調味殺菌),食用前冷開水反復沖洗;加工海產品的器具必須嚴格清洗、消毒。
3.做好食品安全五要點,保障家人飲食安全
預防食源性疾病,我們提倡做好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食品安全五要點》。
l 保持清潔:拿食品前先用肥皂洗手,食物制備過程中也要經常洗手,要清洗操作臺面并保持餐廚用具的清潔。避免蟲、鼠及其他有害生物進入廚房接近食物。
l 生熟分開:生鮮肉、禽和海產品要與其他食物分開。加工處理生鮮食物要用單獨的器具,分開存放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觸。
l 食物要徹底煮熟燒透:食物要徹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食品。湯、煲等食物要煮開,以確保達到70℃。肉類和禽類要煮透,不能帶血絲。最好使用食物溫度計。熟食再次加熱要徹底。
l 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熟食和容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應保持滾燙的溫度(60℃以上)。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冷凍食物不要在室溫下解凍。
l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飲用符合安全標準的水,挑選新鮮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選擇經過安全加工的食品,如巴氏消毒奶。尤其是生食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洗干凈。不吃超過保鮮期的食物。

- 國家帶你科學減重2025-03-13
- 誠信尚儉,共享食安2024-10-22
- 減油、增豆、加奶2024-10-22
-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關愛青少年,2024-09-27
- 木耳中檢出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危害有多2024-08-23
- 暑期旅游食源性疾病的風險提示2024-08-06
- 可別再吃野生蘑菇了,真的容易中毒啊!2024-08-04
- 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辦2024年全省2024-05-31
- 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辦2024年遼寧2024-05-17
- 2024年全民營養周—奶豆添營養,少油更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