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示:霍亂的傳播與預防
一、霍亂簡介
霍亂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是我國法定的甲類傳染病,也是《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之一。自1817年以來,曾經發生過七次世界性霍亂大流行,先后導致數千萬人死亡,對部分染疫地區的民眾生命健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方面造成了毀滅性打擊。每年,全球大約有300萬~500萬人感染霍亂,死亡人數達10~12萬。
霍亂弧菌,是霍亂的致病菌,對干燥、日光、熱、酸及一般消毒劑均敏感。能引起霍亂流行的有O1型霍亂弧菌和O139型霍亂弧菌,都可以分泌霍亂腸毒素,引發各種人體癥狀。
二、臨床癥狀
感染者主要表現為腹瀉、嘔吐、排“米泔樣便”,嚴重休克者可并發急性腎功能衰竭。發病高峰期為夏季,潛伏期多為5天。疾病最嚴重時,每小時失水量可高達1升,由于大量水分和電解質喪失而導致失水,代謝性酸中毒,低堿血癥和低容量性休克及心率不齊和腎衰竭,如未經治療處理,病人可在12~24小時內死亡,死亡率高達25%~60%,但若及時給病人補充液體及電解質,死亡率可小于1%。
三、霍亂的傳播
患者和帶菌者(沒有臨床表現,但糞便中能檢出霍亂弧菌)是霍亂的主要傳染源。
霍亂可通過飲用或食用被霍亂弧菌傳染而又未經消毒處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觸霍亂病人、帶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經蒼蠅污染過的食物等途經傳播。
經水傳播在傳播霍亂時起主要作用。在衛生條件差的地方,江河、河渠、池塘、湖水、井水和港灣海水等極易受到污染。我國農村夏秋季人們有喝生水、用生水漱口、洗刷食具、浸泡蔬菜、水產品等習慣,這些習慣增加了霍亂經水傳播的機會。經水傳播呈現暴發性流行,病人多沿著被污染的水源分布,在水體含菌濃度較低或細菌毒力較弱、人群免疫力較高的地區,也可出現散發病例。
經食物傳播的作用僅次于水,但在已有安全飲用水的地區,輕型和臨床型病人,污染食物而引起傳播的作用可能更為突出。
霍亂不會通過空氣進行傳播,也不能通過皮膚直接傳播,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但是如果皮膚沾染到霍亂弧菌,不注意衛生,不注意洗手,也有可能導致傳染。
無論種族、年齡和性別,人群對霍亂弧菌普遍容易感染。病后可獲得一定免疫力,但再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尤其是生活在衛生條件和醫療條件較差地區的人群,更是霍亂疾病的高發人群。
四、治療措施
該病的處理原則是嚴格隔離,暫且尚無特效藥物,只能進行對癥處理,及時補充水及電解質,輔以抗菌治療。劇烈嘔吐者暫停進食,待嘔吐、腹瀉緩解后可給予流質飲食,同時應注意并發癥的發生。
五、霍亂的預防
1、加強個人防護
公民若前往霍亂疫情發生國家或地區,請盡量避免與霍亂確診病例或疑似有霍亂癥狀者直接接觸,如有不適,請主動申報以便及時醫治。
2、注意飲食安全
改善環境衛生,加強飲用水消毒和食物管理,保護水源,防止污染,改善飲用水供應條件,不吃生冷、腐敗或變質食品,不吃生或半熟水產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使用正確的洗手方法。
3、提高抗病能力
堅持鍛煉身體,提高抗病能力。從事環境衛生、飲食服務人員、醫務人員及水上居民等重點人群應及時進行疫苗預防接種。

- 減油、增豆、加奶2024-10-22
- 全球洗手日-你的健康,洗手來守護2024-10-14
- 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十一假期健康提示2024-09-30
-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關愛青少年,2024-09-27
- 水痘防控常識2024-09-24
- 食要三減,體要三健2024-09-17
- 肺結核防治小知識2024-09-17
- 炭疽:古老疾病,不可忽視!2024-09-27
- 秋冬季來臨,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刻不容緩2024-09-13
- 常見人畜共患病的預防要點提示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