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防治知識之系列問答(二)
本期繼續我們的近視防治知識系列問答。
問:鄰居家的小朋友已經查出近視了,好擔心自己孩子也得了近視,得了近視會有什么表現嗎?
答:如果孩子在看遠處的目標(如黑板、電視)時會不自覺地瞇眼,或是不自覺地湊近看,或是頻繁眨眼,經常皺眉、歪頭看物體,那就很有可能是近視了。如果發現了疑似癥狀,建議及時去正規醫院進行睫狀肌麻痹驗光確定是否近視,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防止近視過快加深。此外,應該定期去醫院復診,追蹤近視度數的變化,來確定下一步的防治方案。
問:發現小朋友有時候看東西眼睛會往外瞟,這也和近視有關嗎?
答:小朋友出現上述情況有可能是發生了外斜視。近視會影響眼睛看近集合和看遠分開的平衡。如果雙眼的平衡無法維持時,就會出現眼睛向外偏斜的癥狀,所以外斜視可能提示單眼視力不佳或近視可能。如果家長觀察到上述情況,建議帶小朋友去醫院及時就診、驗光配鏡,有部分斜視可以通過戴眼鏡得到一定的控制。
問:已經很注意孩子的用眼了,都不讓孩子看任何電子產品,近視速度還是很快怎么辦?
答:無論是電子產品還是紙質書籍,都是在室內近距離條件下觀看或閱讀的,長時間的室內近距離用眼,會造成眼睛長期處于調節狀態,此外,室內環境會使眼睛處于周邊遠視性離焦(周邊聚焦點落在視網膜后方)的光學效應下,誘發眼球增長,導致近視度數的增加。所以,不要長時間的近距離用眼,不論是看書還是使用電子產品,學習一段時間后,向遠處眺望,做到勞逸結合。
問:孩子愛看書,不愿意出門,會不會是這么早近視的原因?
答:確實有關。自然光線下戶外活動已被證實可以延遲近視的發生時間。戶外活動時自然光線產生的多巴胺是抑制近視的神經遞質;此外,在戶外的時候,由于所有的物體距離都比較遠,在眼睛上會形成周邊近視性離焦(周邊聚焦點落在視網膜前方)的光學效應。這些都是近視的保護因素。所以,還是要盡量多花時間帶孩子沐浴陽光,親近大自然。
問:學習鋼琴會導致近視嗎?
答:近距離用眼時長的增加,是近視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與讀書寫字類似,彈鋼琴可被認為是近距離用眼工作,研究發現,近距離用眼總時長(包括小屏幕電子設備使用、讀書寫字、看電視、鋼琴練習)增加,戶外活動(包括各類運動及玩耍)時間縮短,以上因素綜合可能會導致琴童更容易出現近視。隨著鋼琴練習強度和難度的增加,近距離用眼總時長增加,需相應增加近視控制的保護因素。保證自然光線下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同時一定程度限制其他近距離用眼時間。此外,需定期隨訪屈光度及眼軸的變化,進行合理的醫學近視防控干預。
問:是否只有小朋友說看不清了,才需要到醫院檢查眼睛?學齡前兒童多久做一次視力檢查合適?
答:眼睛的屈光狀態在兒童時期是變化的,從嬰幼兒開始,伴隨著眼軸增長,屈光狀態從遠視逐漸向正視發展。在學齡前期及學齡期,眼軸容易增長過快,發展為近視。理想狀態下,寶寶在6個月時應到醫院進行屈光篩查,如果屈光狀態正常,可以每隔6-12個月做定期檢查。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應警惕因為視網膜尚未發育完全,可能發生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所以應該在出生后按要求及時進行眼底病變篩查并定期追蹤,在出生后6個月時進行屈光篩查。孩子3歲左右,小朋友要跟著家長學會辨認視力表,每6-12個月定期檢查視力和屈光度,建議家長了解孩子的眼睛發育情況,把每次視力和驗光結果保存好,給孩子建立一份屈光發育檔案,這對于及早發現近視、弱視等眼病尤為重要。
問:屈光發育檔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主要包括視力、屈光度、眼軸長度、角膜曲率、眼位、眼壓等信息,這也是每次到醫院檢查的常見項目。視力通過標準視力表測得,屈光度一般需要進行睫狀肌麻痹下驗光確定。眼軸長度是指眼球前后徑線長度,是監測近視進展的重要指標之一。角膜曲率就是角膜的彎曲度,可以通過角膜曲率和眼軸長度的匹配度大致推測屈光狀態。眼位異常可以提示有無近視,因為外斜視往往和近視有關,而且眼位的判斷也關系到正確配鏡處方。對于近視增長特別快的孩子,或者使用某些近視控制手段的孩子,需要定期監測眼壓。

- “科學護眼,遠離近視”專題系列(二):選2025-03-06
- 春節將至,送給孩子們的健康大禮包來了!2025-01-23
- 防控學生常見病,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學生2025-01-17
- 如何養成“久坐不超2+1”的好習慣2024-11-07
- 2024年遼寧省兒童口腔項目啟動培訓班成2024-04-27
-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核心知識十條2023-11-14
- 2023年遼寧省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2023-08-19
- 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周|遼寧疾控專家支2023-06-09
- 全國愛眼日——關注普遍的眼健康2023-06-03
- 近視防控相關標準分享之學校篇(五)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