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核心知識十條
當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呈早發、高發態勢,已經成為影響兒童健康和全面發展的突出問題。近視的特點是可防可控不可逆,需要早預防、早發現、早干預。國家近期發布了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核心知識十條,可以說是最干的干貨,家長和孩子們都知道嗎?
一、預防近視從小從早做起
新生兒的眼球較小,眼軸較短,雙眼處于遠視狀態,是生理性遠視,稱為“遠視儲備量”。隨著兒童的生長,眼球長大,眼軸變長,遠視逐漸降低而趨于正視。遠視儲備量不足容易發展為近視。兒童在1~3歲幼兒期、4~6歲學齡前期、7歲之后學齡期應當定期接受屈光篩查,監測遠視儲備量。
二、每天日間戶外活動不少于2小時
戶外活動接觸陽光,能增加眼內多巴胺等活性物質釋放,促進眼球正常發育并抑制眼軸變長,是防控近視有效、經濟的方法。兒童青少年每天日間戶外活動不宜少于2小時,或者每周累計達到14小時。
三、養成良好用眼習慣
一是讀寫做到“三個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距書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不躺或趴在床上看書,不邊走邊看書,不在移動的車內看書。二是堅持“20—20—20”原則,即近距離用眼20分鐘,向20英尺外(約6米)遠眺20秒以上。三是保持光線適度,晚上除開啟臺燈照明外,室內還應使用適當的背景光源。
四、分齡管控視屏時間
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視屏類產品,易消耗兒童遠視儲備量,是兒童近視的重要原因。0~3歲嬰幼兒不使用視屏類電子產品;3~6歲幼兒盡量避免其接觸視屏類電子產品;中小學生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單次時長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時長不宜超過1小時。
五、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
在持續用眼后認真規范做眼保健操,可以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減少調節滯后,改善視疲勞癥狀,有助于防控近視。做操時應找準穴位,力度到位,以略有酸脹感為宜。
六、均衡營養充足睡眠
0~17歲是眼球和視覺功能發育的重要階段,需要攝入均衡的營養,做到飲食多樣化。正常晝夜節律和充足睡眠對兒童青少年的眼睛發育至關重要,幼兒、小學生每天睡眠應不低于10小時,初中生睡眠應不低于9小時,高中生睡眠應不低于8小時。
七、遵醫散瞳診斷近視
散瞳驗光是使用睫狀肌麻痹劑放松眼部調節作用后進行醫學驗光,為診斷近視的“金標準”。散瞳藥物對健康的眼睛不會產生損傷,用藥后可短期出現畏光、視近不清癥狀,停藥后可恢復至正常狀態。家長應對散瞳驗光有正確的認知,以明確診斷。
八、確診近視及時干預
一旦確診近視應及時科學干預,通過配戴眼鏡等進行矯正。學齡前兒童及小學生每3-6個月,初高中學生每6-12個月進行復查,決定是否更換眼鏡。耳穴壓丸等中醫適宜技術可控制近視進展,學生及家長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規范應用。
九、重視高度近視及相關并發癥
近視600度以上為高度近視。高度近視人群中,白內障、開角型青光眼、近視性黃斑病變、視網膜脫離、近視性視神經病變等致盲性眼病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應及時、適宜的干預,控制近視進展速度,減少高度近視相關并發癥引起的不可逆性視功能損害。
十、多方合力共筑“防護墻”
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需要政府、學校、家庭、兒童和醫療衛生機構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營造愛眼護眼的視覺友好環境,合力共筑近視“防護墻”,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 “科學護眼,遠離近視”專題系列(二):選2025-03-06
- 春節將至,送給孩子們的健康大禮包來了!2025-01-23
- 防控學生常見病,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學生2025-01-17
- 如何養成“久坐不超2+1”的好習慣2024-11-07
- 2024年遼寧省兒童口腔項目啟動培訓班成2024-04-27
-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核心知識十條2023-11-14
- 2023年遼寧省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2023-08-19
- 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周|遼寧疾控專家支2023-06-09
- 全國愛眼日——關注普遍的眼健康2023-06-03
- 近視防控相關標準分享之學校篇(五)2023-06-02